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0731-84120878

微信
开云官网注册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业务服务 成功案例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国际资讯

开云官网注册:航空物流中心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访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物流与工业工程研究院院长卢风禄

来源:开云官网注册    发布时间:2025-08-31 18:15:04

开云官网入口地址:

  航空物流中心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访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物流与工业工程研究院院长卢风禄(本刊记者 喜崇彬)

  以技术创新驱动冷链物流中心节能高效发展——访石家庄久鼎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本刊记者 王玉 喜崇彬)

  如何构建更绿色环保的物流系统——访科捷智能副总经理兼智能物流事业部总经理薛力源(本刊记者 喜崇彬)

  围绕航空物流中心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物流与工业工程研究院院长卢风禄详细的介绍了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分析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列举有关技术应用案例与创新实践,提及成功经验推广原则及未来发展方向。

  航空物流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方式,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速度和机动性上,尤其适合高货值和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货物运输。而航空物流中心往往都有着先进的设施和便利的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社会整体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关键枢纽。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在民航系统的落实,以及中国民航“智慧民航”工程的推动,航空物流中心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关技术和模式持续不断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索航空物流中心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情况,本刊记者对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物流与工业工程研究院院长卢风禄先生进行了采访。

  记者:请问卢院长,当前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显著特点和发展的新趋势?在全世界内,中国的航空物流枢纽处于怎样的位置?

  卢风禄:作为航空物流工程建设的从业者,我很荣幸能围绕“航空物流枢纽中绿色低碳技术应用”这一主题,分享相关实践与思考。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航空物流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也表现出重要的战略作用和巨大潜力。从民航局公布的数据分析来看,近十多年我国航空货邮总吞吐量总体保持较快速地增长态势,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2022年航空货邮总吞吐量出现同比下降,而2024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为2006.19万吨,比上年增长19.2%,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117%。

  全国航空货邮吞吐量绝对数量集中在3+7+N航空枢纽机场,东部机场货邮吞吐量总和超过全国总数的60%。

  2024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263个,年货邮吞吐量1万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67个,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1.7%。年货邮吞吐量10万吨(含)以上的机场共34个,吞吐量占全国比例为93.0%。

  2024年,我国东部地区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国比例为68.6%。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货邮吞吐量增速较快,中部地区货邮吞吐量比上年增长58.5%,西部地区货邮吞吐量比上年增长21.9%。

  目前,我国航空货物运输以腹舱带货为主,全国全货机数量不到 300架,与美国差距较大。全货机运输货物在航空货运量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客运航班腹舱带货运输货物占比约为三分之二。

  相比机场客运、机场航站楼,机场货运基础设施投入小,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进展慢,航空特货基础设施偏少偏弱。近年来,我国全货机数量在逐年增加。机场“客货并重”转变得到加强。航空物流从传统“运输与中转”向“仓储+跨境电子商务+联运+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延伸。各个机场都在打造专属的“特色”航空货物运输业务。

  以技术与科学技术创新驱动航空物流发展,智慧货运、数智货运建设在提速。自动化存储与分拣、智能装载、无人驾驶车、自动导引车、智能穿梭车、无人机等智能化运载设备在航空物流获得快速应用。

  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应用明显提升,货运单证电子化提升快,电子运单已在全国主要机场推广应用。2024年12月,民航局发布《航空货物运输信息规范》,旨在规范航空货物运输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航空物流领域,从节能减排到绿色发展,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与具象,航空物流高水平发展的绿色底色和成色更加鲜明。

  民航局于2022年1月印发《“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2023年6月发布《绿色机场评价导则》,2017年2月发布《民用机场绿色施工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决策部署,落实“促进航空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关要求,航空物流降本增效被提到新高度。2025年6月,民航局发布《航空物流领域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共22个优秀案例,为开展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工作提供参考,推动相关经验在不同场景下借鉴与推广。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航空物流枢纽已成为连接亚太与全球的核心节点。上海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三,是跨境电子商务、生物医药以及特货的“全球转运枢纽”,国际出港航班电子运单总量全球第一;昆明长水、成都天府等机场则依托区位优势,成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物流门户,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持续凸显。

  记者: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双碳”政策要求推动,航空物流枢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航空物流领域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卢风禄:在“双碳”目标下,航空物流枢纽的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必答题”,也是“机遇题”。

  全球脱碳进程进入加速期, 绿色低碳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航空物流枢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的必然选择。

  航空运输是碳排放重点领域,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到2035年,运输航空实现碳中性增长,机场二氧化碳排放逐步进入峰值平台期。绿色低碳已成为项目评级、审批的关键性指标。

  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推行“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计划(CORSIA)”,航司运输若没办法实现低碳运营,将面临国际业务成本上升、市场准入受限等风险。这是航空公司面临的挑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颁布、2024年局修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而三星级绿色建筑要达到85分评分。航空物流枢纽若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意味着更高的建设成本投入。航空货运站、物流中心、货运代理库等设施属于机场配套区设施,中小型机场更倾向于建设成一星级或二星级绿色建筑,一些大型机场会选择建设成三星级绿色建筑。对于一些早期建设的航空物流设施,全面的绿色、节约能源改造面临较大困难,通常会在照明分区控制及节能灯具选择、空调调适调优、使用电动车等几个维度开展工作。

  航空物流中的自动化设备使用方面,目前没明确的绿色节能规范标准,再加上航空物流的特殊性,短期内没办法实现全部作业流程的无人化、自动化。

  航空物流领域面临的挑战,在另一角度看也就是未来的机遇。我们大家可以在航空物流设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实现全面航空物流处理流程无人化、自动化,以及航空物流自动化设备节能绿色标准等方面下功夫。

  记者:结合典型航空物流枢纽建设项目,请您介绍一下在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绿色节能措施?以及采用了哪些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或设备?

  卢风禄:对于典型的航空物流枢纽建筑物,绿色节能设计是必选项,在设计文件中会有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专篇。我个人觉得,绿色航空物流枢纽的理念,应该是在航空物流枢纽设施的全生命周期(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材料及设备生产、运营维护、设施拆除、废弃物回收)中,以高效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方式,建造最低环境负荷下安全、便捷、物流高通达性与操作性的物流活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建设与保护、经济稳步的增长与社会进步相平衡的物流设施。

  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装配式及模数化设计、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措施、高性能墙面及屋面保温、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空调调适与节能、节水、雨水管理、节电、绿电、资源再利用、雨水管理、废物回收等。以上绿色节能措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货运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站、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货运站、大连新机场货运站等项目中得到采用。

  对于航空物流自动化系统,会设计最短的物流线路、优化物流路径选择,采用能量回收型电机、节能型皮带,采用系统节能停滞控制策略来达到节能目的。

  记者:在航空物流枢纽的设计和运营中,有哪些具体的绿色节能技术获得广泛应用?中国中元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上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和创新?

  卢风禄:在航空物流枢纽的设计中,分区分回路智能照明与节能型光源已是必选;屋顶太阳能光伏设计也是多数选择;多能互补能源系统模式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地源热泵系统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在运营及控制策略中,人体感应/光感控制有人作业区照明系统的开启与关闭;高效能空调系统通过“变频技术 + 分区温控”来实现“按需供冷”,利用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监控与优化能源使用等策略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国中元公司旗下有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是专门进行能源工程设计、工程EPC的部门,曾设计完成了国内最大的机场内地源热泵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地源热泵工程,中国中元也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化平台。

  记者:根据已有项目的实践经验,您认为哪些做法是值得推广的?对于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航空物流枢纽,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卢风禄:实际上,前边提到的一些绿色节能路线与措施都值得推广。总结实践经验来看,航空物流枢纽的绿色低碳转型可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规划与设计先行,融入全周期。在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将低碳目标分解到建筑、设备、能源等各环节。

  二是技术集成,拒绝 “单打独斗”。单一技术节约能源的效果有限,需形成“组合拳”,不要怕“单点节能少”,积少成多。

  三是市场化驱动,平衡投入与回报。要争取政策补贴,统筹平衡绿色节能投入与回报。

  记者:面对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技术进步,航空物流枢纽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中国中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重点推进哪些新技术或解决方案?

  卢风禄:绿色低碳节能设计与实践永远在路上,要一直的探索与创新。中国中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与探索:

  1.推进“零碳”或“近零碳”航空物流设施研究,构建从设计、建造、能源利用、设备使用到运营管理的完整绿色低碳体系。推动“旧设施再利用”,从全产业链降低碳足迹。

  2.推广数字化驱动的绿色低碳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如AI能耗监测与优化)构建枢纽全要素数字模型,提升节能精度,实现“动态调优”。通过模式创新降低实施门槛,让绿色低碳节能从理念转化为可持续的实践,在动态优化中接近“极致节能”的目标。

  3.研究与贯彻“本质绿色低碳”设计与实施理念, 探讨“根源断碳”的可能性,让低碳成为物流生产的“原生属性”而非“附加任务”。

  总之,我们很愿意联合高校、设备企业与业主一同研究、推进航空物流设施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的工程化落地。期待与行业同仁一同推动航空物流的绿色低碳转型,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落地贡献实践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杀入25万元以内:凯迪拉克推出新款XT5,限时售22.99-32.09万元

  网红Coser“若童”因肠癌去世,年仅32岁,曾cos光头强等角色,生前发文:我家庭条件不好,希望有好心人能给父母提供工作机会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登陆成都车展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上一篇:头部物流公司快步出海加码航空货运

下一篇:游览攻略:2016巴西奥运会签证处理攻略看过来

开云官网注册入口 - 开云官网登录地址与访问平台
备案号:湘 ICP备18017493号-1

Designed By Wanhu

0731-84120878